45歲的張先生於2017年4月14日前來評估治療,他在診所附近的一家科技公司上班,上網Google得知診所是牙周病專科後進而求診。

主訴:

  • 刷牙常常出血
  • 牙齒對冷熱敏感
  • 咀嚼食物無力,且有幾顆牙齒在咀嚼時會搖動

需求:

  • 改善牙齦流血狀況及牙齒敏感
  • 改善牙縫過大和口腔異味,避免影響社交
  • 因喜歡咬硬食及堅果,右上舊假牙脫落無法續用,想更換假牙

牙周病初診評估與治療計畫

先拍攝全口X光片攝影,發現除了牙周病之外,左下多年植入的植體在舌側處有螺紋外露的問題。張先生也反映該處時常有異味散發,只要工作太累或有應酬,刷牙就容易出血,並感覺咀嚼無力。

因為有嚴重牙周病的關係,張先生口內多顆牙齒位置有改變,原先舊有的假牙及牙橋體已經不適用,假牙邊緣處不密合,更容易導致牙菌斑附著在邊角處。建議先有效控制牙周病後,重新製作假牙及重建咬合。

中重度牙周病治療前的環口X光片,口內有多處牙周嚴重破壞
圈起來為牙周嚴重破壞的齒位,建議積極治療以保留自然牙

初步牙周諮詢後,張先生表示願意積極配合牙周治療,經說明後了解牙周破壞較嚴重的齒位需要進行牙周再生手術。平時覺得咀嚼無力的牙齒,根據X光片顯示,牙周多區齒槽骨破壞嚴重,牙齒搖動度達到2-3級。

評估後的診斷與治療計畫

診斷:中重度牙周病合併齒槽骨破壞及局部牙齒垂直骨破壞。

治療計畫:

  1. 全口牙周治療合併水雷射微創治療(非手術性治療)
  2. 預後不好的區域建議做牙周再生手術(翻瓣手術)
  3. 密合度較差的假牙建議更換
  4. 針對植體螺紋外露處,進一步評估植體周圍骨質健康程度
  5. 牙周治療後,積極配合每3個月自費牙周回診+全口噴砂牙齒清潔

中度/重度牙周病治療流程

1. 全口資料收集:

治療前先收集全口資料,拍攝每顆牙齒的根尖X光片,能更清楚地看見牙周囊袋破壞深度及骨破壞的程度。下圖圈起來的齒位是牙周治療第一階段後,需要進一步評估第二階段(牙周再生手術)的區域。

中重度牙周病治療前的全口根尖X光片,多顆牙齒在治療後需要評估手術

2. 拍攝全口牙齒照片:

拍攝全口牙齒及口外照片,記錄治療前牙齒及牙齦腫脹的現況。可以清楚看到煙垢非常多,以及不密合的牙套堆積牙菌斑。

中重度牙周病治療前的全口牙齒照片,可見許多煙垢,以及不密合的牙套堆積牙菌斑

3. 全口牙周囊袋測量:

每一顆牙齒都有六個測量點,紀錄表中的紅色數字是牙周囊袋深度破壞區域。牙周囊袋的判讀主要依據X光檢查及牙周囊袋探測,當牙周探針指數大於5mm,並伴有牙齦流血現象,就稱為“牙周病的前兆”。

張先生口內有輕度、中度及重度牙周病的狀況,全口有22顆牙齒的牙周囊袋超過5mm,破壞最深的是右上小臼齒及右下門牙的垂直骨破壞,囊袋深度達到10mm。治療一年後,牙周囊袋測量數字大多降至3mm,已改善許多。

中重度牙周病治療前後的牙周囊袋檢測紀錄表:治療前全口多處牙周囊袋超過5mm,最深的達10mm;牙周治療一年後大多降至3mm

水雷射微創牙周治療,高效舒適治療牙周病

針對牙齦內發炎的軟組織破壞,我們建議用「水雷射」來改善修復。張先生問:“什麼是水雷射?第一次聽到,是醫美在用的雷射嗎?”

水雷射儀器藉由脈衝能量配合探頭的波長,可達到牙周韌帶與軟組織消毒,加以修復止血,使術後出血及不適感大大降低,進而增加病人對於治療的信心。

水雷射的好處是可以“增加”:

  1. 傷口較一般傳統治療小,並加速恢復期
  2. 組織再生提高
  3. 殺菌及止血效果
  4. 增加病人舒適感,促使病人的恢復期短,從而增加治療意願

水雷射的好處是可以“減少”:

  1. 減少腫脹、疼痛和術後感染
  2. 減輕疼痛
  3. 減少術後流血
  4. 減少術後不適而服用藥物
  5. 更深度清潔
中重度牙周病治療後的全口牙齒照片,已大幅改善煙垢、牙菌斑
牙周治療術後照,大幅改善煙垢、牙菌斑

水雷射優點多,那麼是否能取代傳統牙周翻瓣手術?鄭聖達醫師在最新這篇水雷射牙周治療:高效微創、低痛快速康復的新選擇」文章中有詳細解答,推薦牙周病患者看看,一次了解水雷射與傳統牙周治療的差異、不同類型水雷射的特點,以及水雷射牙周治療的流程。

全口牙周治療完後,半年及一年再次評估全口牙周囊袋深度。

張先生詢問:“近期家人確認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等慢性病,擔心自己會因為慢性疾病遺傳史而影響牙周病康復穩定程度。”

鄭醫師表示:“家族遺傳的慢性疾病,有可能會讓牙周病恢復得比較慢,但只要積極配合醫師治療及定期回診,控制口腔牙菌斑,定期追蹤牙周病狀況,才能早發現早治療,防止中重度牙周病惡化至末期,避免走到拔牙這一步。”

經過六個月密集治療,連續觀察到術後一年,原先牙齒上有累積多年的大面積煙垢,經過全口噴砂牙菌斑控制及全口牙周治療後,使用水雷射對每個囊袋深層消毒,使牙周囊袋恢復再生更快。

水雷射微創治療,具有同時消毒、修復、再生、止血的效果,所以張先生在牙周治療完後當天即可回去上班,完全不會因為治療而影響工作狀況和效率。

牙周病治療後,為何還需要做第二階段牙周手術?

牙周刮除術的治療目標是清除牙齒周圍造成牙周發炎的物質。藉由深層洗牙與牙周刮除術,改善肉眼可見的發炎牙齦以及堆積厚實的牙菌斑和牙結石,以控制牙周病進展至末期。治療後配合正確的刷牙方式非常重要。

張先生完成第一階段牙周治療後,囊袋恢復健康,牙齒搖動度逐漸穩定,治療後評估,全口預計有五個區域需要進階到第二階段的牙周手術治療,建議後續進行牙周再生手術效果會最顯著。

各部位的牙周囊袋破壞情況:

  • 右上第一小臼齒有8-10mm連續牙周囊袋破壞
  • 右上第二小臼齒、第一大臼齒和左上第一小臼齒囊袋破壞超過5mm
牙周再生手術前,右上第一二小臼齒及第一大臼齒的根尖X光片顯示牙周囊袋破壞較嚴重
  • 右下正中門齒牙周囊袋更是破壞超過10mm,建議在積極牙周治療後進行牙周再生手術
  • 右下第一大臼齒牙周破壞到達牙根分岔處,為垂直骨破壞區域,牙周囊袋測量為7-9mm,牙周治療預後差

牙周囊袋超過8mm為牙周病末期,治療預後較差,需要透過牙周再生手術來提高保留自然牙的機會。

牙周再生手術前,右下臼齒與正中門牙的根尖X光片顯示牙周破壞到牙根分岔處,以及嚴重垂直骨破壞

第二階段牙周再生手術(翻瓣手術)治療過程

何謂牙周再生手術?

牙周再生手術也稱為牙周翻瓣手術。在麻醉下將牙齦翻瓣後,使用高倍放大顯微鏡可以清楚看見牙周囊袋破壞的程度,遠大於X光片的判斷。將發炎的組織去除、清創後,加以使用水雷射消毒,修復深部的囊袋,並止血以利放置再生材料。

右上第一二小臼齒及第一大臼齒 – 拆除舊牙套進行清創補骨再生

手術前置作業:

先將手術區域的舊牙套拆掉,評估牙齒健康程度。牙套拆下來後,經醫師評估,是可以經由牙周再生手術穩定牙齒地基後,重新製做牙套將自然牙保留下來。

牙周再生手術前,右上第一二小臼齒及第一大臼齒的根尖X光片
牙周再生手術前,右上第一二小臼齒及第一大臼齒口內照

在麻醉下,開始翻瓣,確認病灶深度,破壞程度比X光片判讀來的更嚴重。清創後,清晰可見一個大凹槽,齒槽骨破壞延伸至右上第一大臼齒。大面積清創發炎的牙周軟組織及深層牙結石,並以水雷射輔助組織修復後,填入骨粉和再生因子Emdogain。

牙周再生手術前,右上第一二小臼齒嚴重垂直骨破壞區域
牙周再生手術清創後填入骨粉和再生因子Emdogain,填補齒槽骨流失區域

由於第二小臼齒翻瓣後,發現第一大臼齒的牙周也破壞得很深,所以直接大面積往後進行微創水雷射清創發炎區域。

牙周再生手術前,右上第一大臼齒翻瓣後發現牙周破壞成一個大凹槽

右上患處第一、二小臼齒及第一大臼齒,大面積填補骨粉及再生因子Emdogain,依照每個窩洞處需要的量,將骨粉補在凹槽處,等骨粉及骨質穩密後再次評估牙周囊袋。

右上第一二小臼齒及第一大臼齒齒槽骨嚴重破壞區,將骨粉及再生因子填滿整個凹槽
牙周再生手術中使用的再生因子Emdogain

填補人工骨粉和Emdogain(牙釉基質蛋白),可以抑制牙周再生的上皮細胞生長,促進造牙骨質細胞與造骨細胞分化生長。臨床研究已證實,能讓受牙周病破壞喪失的齒槽骨、牙骨質與牙周韌帶等牙周組織恢復再生。

牙周再生手術後,縫合手術區域

傷口縫合後二週回診拆線,因為該區大面積清創補骨,所以術後需要配合冰敷、術後藥及抗菌漱口水搭配使用。

右上第一二小臼齒及第一大臼齒牙周再生手術一年後與初診的根尖X光片對比,術前嚴重破壞的牙周組織及齒槽骨已恢復達90%以上

左圖:2017/04開始治療,初診根尖X光攝影紀錄。右圖:2018/04牙周再生手術(一年後根尖X光攝影紀錄)。

張先生經過一年以來積極配合鄭醫師的診療,接受全口牙周水雷射微創治療及多區域的牙周再生手術,一年前與一年後的X光片記錄顯示#14(右上第一小臼齒)、#15(右上第二小臼齒)、#16(右上第一大臼齒)破壞的牙周組織及齒槽骨恢復達90%以上,牙齒搖動度從3恢復到1。積極配合牙周專科醫師治療及定期追蹤,才能有效控制牙周病。

右下門牙 – 深層清創輔助水雷射消毒與補骨,術後恢復良好

右下門牙牙周再生手術翻瓣前口內照

以器械定位確認張先生齒槽骨破壞的深度,深層清創後,使用水雷射輔助牙周韌帶消毒,幫助牙周韌帶再生。手術中發現深層處有大量發炎的軟組織,清乾淨後已經深及見底。牙周病可怕的地方在於外觀無法察覺地基已經破壞至深處,牙周囊袋破壞深度達9-10mm。

牙周翻瓣手術清創止血後,放置Emdogain(再生因子)和FDBA(骨粉)。

Emdogain(再生因子)和FDBA(骨粉)
右下門牙牙周再生手術一年後與初診的根尖X光片對比,術前嚴重破壞的牙周組織及齒槽骨恢復良好

左圖:術前照(2017/08/15),齒槽骨牙周囊袋破壞超過10mm。右圖:術後照(2018/04/24),牙周韌帶已經恢復100%,齒槽骨也已經恢復到我們期望的高度。

這顆原先被其他牙科醫師診斷需要被拔掉的牙齒,患者來本院求診想要盡量保留,經過手術後,持續控制牙周病及追蹤,才能達到這樣的手術成果。

張先生積極配合鄭聖達醫師的全口重建治療計畫,一步步讓牙周健康從紅燈恢復到綠燈,一路慢慢打好穩定的牙周基礎,配合每個月回診控制牙菌斑及噴砂,才能真正達到牙周病的感染去除及控制。

 
備註:療程效果因個人狀況而有所差異,請諮詢專業醫師為您制定合適的療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