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牙周專科鄭聖達醫師。
今天想跟大家聊聊,很多人聽過卻不太了解的「牙周再生手術」。
當牙齒周圍的骨頭因為牙周病而破壞時,傳統的觀念是只能控制發炎、避免惡化,但現代牙醫學已經有了進步的技術,透過牙周再生手術,我們可以「修復」這些被破壞的組織,甚至重新長出支持牙齒的骨頭!
牙周再生手術是什麼?
牙周再生手術,又稱牙周翻瓣手術,是針對牙周病造成的齒槽骨缺損所進行的修復療程。在局部麻醉下,醫師會翻開牙齦,透過高倍顯微鏡觀察囊袋與骨頭破壞情況,並清除發炎組織與病灶,搭配水雷射消毒、止血後,放置再生材料,促進牙周組織修復。
為什麼需要牙周再生手術?
牙周病如果不及早治療,會造成牙齒周圍的骨頭流失,牙齒開始鬆動,最後可能需要拔除。
當初步牙周治療完成後,若仍有囊袋過深或骨破壞嚴重的部位,便會進一步評估是否適合進行牙周再生手術。透過此療程補足骨質缺損,能延緩牙齒動搖甚至脫落的風險。
牙周再生手術的目標,就是幫助患者:
- 重建流失的骨組織
- 恢復牙齒的穩定性
- 延長牙齒壽命
特別是有骨內缺損(牙齒旁邊骨頭凹陷)的患者,接受牙周再生手術,可以大大增加牙齒保留的機會。

牙周再生手術會用到哪些材料?
依據不同的骨缺損類型,我們會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。
常見的材料包括:
- 去蛋白牛骨礦物(DBBM):非常穩定,常用於中大型缺損。
- 天然骨礦物:生物相容性高,長期效果很好。
- 人工合成骨(如β-TCP):適合不想用異體骨的患者。
- 可吸收膠原膜:保護骨頭再生的環境,防止牙齦細胞干擾。
- 血小板濃縮物(PRF/PRP):加速癒合,促進軟組織生長。
每位患者的骨缺損形態不同,我會根據牙齒周圍骨壁的多寡(1壁、2壁、3壁缺損),選擇最適合的材料和術式,量身打造治療計畫。
牙周再生手術費用與保險
牙周再生手術的費用會因使用的材料(如骨粉、再生膜)和手術複雜程度而有所不同,根據 2025 年的參考收費資料,通常介於新台幣 15,000 至 60,000 元之間。部分商業保險可能涵蓋此類手術,建議您在手術前先與保險公司確認相關理賠事項。
牙周再生手術的長期成功率高嗎?
這點,很多患者都會問我。
根據最新的 JCP 2025 國際研究,牙周再生手術在 5 ~ 10 年長期追蹤下,可以達到:
- 臨床附著水準(CAL)改善 3mm以上
- 探診深度(PPD)減少至健康標準(小於4mm)
- 牙齒保存率高達95%以上
但!這些成功的前提是:
- 術後定期維護(SPT)
- 患者自我清潔良好
- 控制吸菸、糖尿病等風險因素
如果能夠配合這些,牙周再生手術不只是短期成果,牙齒真的可以穩穩陪伴你一輩子。
牙周再生手術:醫師專業堅持與成功案例
身為牙周專科醫師,我堅持:
- 精確診斷缺損型態
- 選用國際認證、安全有效的材料
- 採用微創技術(MIST),減少術後不適
- 術後提供完整的支持性牙周治療(SPT)
因為我相信,「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,其次是現在。」
同樣的,保護牙齒最好的時機,就是現在。
牙周再生手術推薦案例

案例一:水雷射牙周病治療結合牙周再生手術,拯救嚴重牙周病牙齒
許小姐因第一大臼齒反覆發炎且搖晃,經診斷為嚴重牙周病,其他牙齒也有齒槽骨破壞狀況。透過水雷射治療穩定牙周狀況後,進行牙周再生手術補骨,成功保留原本建議拔除的牙齒。

案例二:非全口性牙周病治療,水雷射搭配牙周再生手術循序恢復牙齒健康
黃小姐部分牙齒齒槽骨破壞嚴重,經水雷射治療降低牙周囊袋深度後,針對特定區域進行牙周再生手術,恢復齒槽骨高度,整體牙周狀況明顯改善。

案例三:中度/重度牙周病治療,微創水雷射與牙周再生手術全過程
張先生因牙齦出血、牙齒搖動等症狀,診斷為中度/重度牙周病。經水雷射微創治療後,針對嚴重破壞區域進行牙周再生手術,齒槽骨恢復程度良好,成功保留自然牙。
牙周再生手術術後照護與注意事項
- 飲食調整:術後初期建議食用軟質食物,避免刺激性食物。
- 口腔清潔:保持口腔清潔,避免傷口感染。
- 避免吸菸與劇烈運動:有助於傷口癒合。
- 定期回診:遵從醫師指示,定期回診追蹤。
牙周再生手術,為自然牙創造重生的機會
如果你曾經被告知牙齒周圍骨頭流失,不要太快絕望。透過正確的診斷與專業的牙周再生手術,我們有機會讓牙齒重新穩固、健康持久。
未來的你,一定會感謝今天勇敢選擇牙周治療的自己!如果你有任何關於「牙周再生手術」的疑問,歡迎隨時來找我聊聊,我很樂意協助你找回自信的微笑!
牙周再生手術相關治療材料文獻整理
牙周再生長期研究比較表
- 材料方面:DBBM、天然骨礦物、合成骨、Atrisorb膜、膠原膜等都是主流選擇。
- 成功關鍵:大多數文獻以CAL≧3mm增益且PPD≦4mm作為成功標準。
- 長期成效:大部分研究顯示,在良好維護下,再生手術可以長期穩定牙周狀態。
牙周再生手術材料與技術建議應用方式
- 材料選擇依缺損類型與患者需求調整:若是大型缺損建議使用DBBM+再生膜;若是小缺損且怕手術侵入性高,可考慮單用膠原膜。
- 手術技巧搭配材料同樣重要:Papilla保護技術(MIST、PPT)有助於前牙美觀區獲得更好結果。
- 術後支持性治療至關重要:所有研究均指出,術後清潔與BOP控制直接決定5年 ~ 10年後成敗。
不同骨缺損型態的材料與術式選擇指南
- 缺損壁越少(1壁),越需要強支撐性材料 + 完整膜保護。
- 缺損壁越多(3壁),再生潛力越高,可選擇微創、輕量補骨。
- 2壁缺損是最常見,材料選擇要平衡體積填補與骨導引刺激。
- 無論哪種情況,**術後支持性牙周治療(SPT)**都是成敗關鍵。
參考文獻清單:
- Shaikh, M.S., et al. (2021).
《Long-term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Regeneration versus Conservative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Infra-bony Defects: A Systematic Review》 - Saragossi, J., et al. (2021).
《Long-term Outcomes of Periodontal Regenerative Procedures for Intrabony Defect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》 - Sakallıoğlu, U., et al. (2007).
《Clinical Outcomes of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with Atrisorb Membrane: A 3-Year Follow-Up Study》 - Panda, S., et al. (2022).
《Predictability and Clinical Stability of Barrier Membranes in Periodontal Intrabony Defects: A Systematic Review》 - Stavropoulos, A., et al. (2022).
《Regenerative Periodontal Therapy in Intrabony Defects and Long-term Tooth Prognosis》 - Lee, J.H., Jeong, S.N. (2024).
《Long-term Results of Regenerative Treatment of Intrabony Defects: A Cohort Study with 5-Year Follow-up》 - Bröseler, F., et al. (2017).
《Long-term Results of Periodontal Regenerative Therapy: A Retrospective Practice-based Cohort Study》 - Sculean, A., et al. (2007).
《Five-Year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Intrabony Defects with Natural Bone Mineral and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》 - Nibali, L., et al. (2020).
《Regenerative Surgery versus Access Flap Surgery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