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牙周病植牙專科醫師,我深知Straumann®士卓曼植體系統在全球植牙領域的重要地位。這個來自瑞士的品牌,以其超過65年的悠久歷史和35年的臨床實證,一直以來都是植牙品質的黃金標準。
根據長期追蹤數據顯示,配合日常口腔護理和定期檢查,士卓曼植體的五年和十年成功率均超過97%。這樣優異的臨床表現,源自於其80多年來對品質的堅持和持續創新。
士卓曼植體採用獨特的Roxolid鈦鋯合金和SLActive表面處理技術,這使其硬度比一般鈦合金植體高出20%。這種設計不僅能縮短患者的恢復期,還能減少治療過程中的疼痛感。
在台灣,有越來越多牙醫師選擇使用植牙領導品牌士卓曼系統,主要原因有:
- 優異的生物相容性
- 精密的連接設計
- 完整的數位化解決方案
- 長期穩定的臨床效果
本文將為您詳細解析Straumann®士卓曼植體系統的核心優勢,包括其創新技術、臨床實證以及為何它被譽為「植牙界的勞斯萊斯」。透過這些分享,您將更了解為什麼我和許多牙醫師都選擇使用Straumann植體來確保患者的長期植牙成功。
Straumann士卓曼植體的三大核心技術
士卓曼植體系統如何透過三項關鍵技術,徹底改變了植牙治療的效果?就像蓋房子需要堅固的地基、優質的建材和精準的施工,植牙也需要這三個核心要素的完美配合。
一、SLActive®表面處理技術
SLActive表面處理技術是我最常向患者推薦的特色之一。 SLActive植體表面先進行酸蝕後在N2氣體下冲洗並儲存在等滲透壓溶液中,活化親水性表面,讓骨細胞更容易附著生長。根據我的觀察,這項技術帶來幾個明顯優勢:
- 四週後骨結合率達50%,遠超傳統SLA的30%
- 患者最快在術後3~4週就能裝上假牙
- 細胞培養研究報告顯示,巨噬細胞在SLActive的表面處理有降低發炎反應的效果 (Hotchkiss KM et al., 2016)
- 但部分研究論文在長期的追蹤並沒有顯著差異
參考資料:

二、Roxolid®專利鈦鋯合金的突破
士卓曼的Roxolid鈦鋯合金由85%鈦與15%鋯組成,這個比例在我的臨床經驗中展現出最佳效果。植體強度達到1000mpa,比傳統四級純鈦高出80%。
特別要提到的是:
- 旋出扭矩達250Ncm,遠超純鈦的200Ncm
- 減少54.2%的補骨需求
- 即使較細的植體也能提供優異支撐力

更高的抗拉強度(Higher tensile strength)極限抗拉強度是材料在不斷裂的情況下可以承受的最大力。材料的拉伸強度越高,強制斷裂的風險就越低。與傳統四級鈦相比,Roxolid®的極限抗拉強度高10~15%(Medvedev et al. 2016)。
Roxolid®優異硬度在極限的補骨區域或是亞洲人難以處理的前牙區域,都有很好的臨床應用效果,這樣的產品在剛進來台灣時,臺大醫院及我個人臨床隨即開始使用,以我個人10多年的臨床追蹤表現,都是很穩定的一個產品系列。
三、TorcFit™ 連接設計
TorcFit連接設計在我的臨床操作中展現出極高的可靠性。這種混合內部圓錐形連接讓植體和齒槽骨能完美密合,我觀察到它能:
- 顯著提升機械穩定性
- 有效降低細菌滲透風險
- 減少植體周圍炎的發生率

這三項技術的結合讓我在臨床治療中更有信心。根據長期追蹤,即刻負重與早期負重的一年存活率分別達到98%和97%。使用SLActive®技術的植體,五年後成功率維持在96.8%,這樣的數據讓我更確信推薦士卓曼植體系統的決定。
從臨床數據來看,SLActive®表面處理在四週後的骨整合率達到50%,遠超傳統SLA®表面的30%。
這三項核心技術的完美結合,就像交響樂團的三個聲部和諧共鳴,為患者帶來更安全、更可靠的植牙體驗。在我多年的臨床經驗中,這樣的技術整合確實為植牙治療樹立了新的標準。
Straumann植體專利設計,更穩定、安全的植牙體驗
我多年來為患者挑選Straumann的植體進行植牙,同時我也是台灣少數的原廠合作的國際植牙學會院士 ITI Fellowship (https://www.iti.org/start)。台灣有資格的醫師不到50位,為推薦制進入的資格,多數為教學醫院的臨床教授和指導醫師,另外在臨床或是教學有卓越影響的醫師才會獲取這項資格。


我深刻體會到植體設計對手術成功的關鍵影響。士卓曼的BLX植體採用了獨特的漸進式深螺紋結構,這種專利螺紋本來為alphbio的植牙專利,後來諾保科Nobelbiocare買下成立的Nobelbiocare系統,這種多工切銷長溝槽設計,讓我們能在植入過程中保留更多骨組織。根據臨床數據,這項設計可以保留更多的骨頭,在植牙穩定度也有很好的提升效果。
在日常臨床實務中,我觀察到螺紋結構的細節設計極為重要。士卓曼植牙系統也特別優化了螺距、螺紋角度和深度等關鍵參數。較小的螺距增加了與骨組織的接觸面積,而精心設計的螺紋深度則有效降低了介面剪切力,避免頸部應力過度集中。目前這樣的設計也有些缺點,需要有經驗的植牙醫師來修正,相信不久將來還會有新式的下一代修正的子系統。
我特別要提到士卓曼植體優異的生物相容性。在臨床實踐中,我發現這些植體能與患者的生物組織完美適應,大幅降低排斥反應的風險。這種相容性不僅確保了植體的長期穩定,更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植牙選擇。
此外,植體表面的親水性設計不只促進了骨骼快速融合,還明顯提升了軟組織的癒合速度。這種全方位的優化設計,確實為我的患者帶來了更快速、更穩定的植牙效果。
Straumann士卓曼植體的創新設計特點
一、特殊螺紋切銷的即刻負重優勢
在我多年的植牙經驗中,常有患者問我:「醫師,植牙後要等多久才能吃東西?」
即刻負重表現在前牙美觀植牙區有很大的需求和手術難度。根據臨床測試,使用ISQ植體穩定度測量儀檢測,Straumann植體在植牙術後與六週後的穩定值均達73以上,有大量的臨床研究報告。
在前牙立即植牙我有大量的案例與經驗,可以看看我先前分享過「立即植牙的案例」。不過要特別提醒,立即植牙也會降低植牙的初期成功率,需要有經驗的醫師來操作,降低這部分的風險。

二、長期臨床成果穩定,植牙存活率表現優異
在我的臨床實踐中,士卓曼植體展現出驚人的穩定性。其研究數據也印證了這點,因此成為許多高標準植牙醫師的指定使用廠牌,在台大醫院牙周病科更是主要採用的植牙品牌,原因包括以下幾項優勢:
- 五年存活率達97.6%
- 十年維持96.5%
- 十五年保持94.4%
- 二十五年後仍維持89.7%
就像我常跟患者說的,植牙就像種樹,需要好的根基才能長久穩固。好的地基包含良好的植體位置,以及足夠的骨量與軟組織。從整體治療成功率來看,五年達95.5%,十年保持92.5%,十五年仍有89.5%,這樣的數據表現也是我會推薦士卓曼植體的原因。
三、不同族群患者治療成效穩定,展現植體耐久力
我在臨床上觀察到,不同患者的植牙成功率確實存在差異。研究數據顯示:
- 女性患者的風險比低至0.57
- 嚴重牙周病患者的風險比則高達8.56
軟組織健康方面的追蹤數據,同樣令人印象深刻:
- 五年存活率:87.2%
- 十年存活率:81.9%
- 十五年存活率:77.5%
- 二十五年維持:73.9%
我特別要提醒的是,SLA表面處理的植體在九年後展現最低的植體周圍炎發生率。基於這些臨床經驗,我建議患者做到以下幾點,以達到最好的植牙壽命:
- 一般情況:每3~6個月回診一次
- 有牙周病史:每3個月回診檢查
- 吸菸患者:需更頻繁的專業維護
這些長期數據不只是冰冷的數字,而是實實在在的臨床見證。透過適當的術後照護和定期維護,我看到許多患者的植牙能維持十年、二十年依然穩固健康。
四、大幅縮短治療時間,最快3至4週可裝假牙
傳統植牙需要等待2至6個月才能裝假牙,這段期間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影響很大。現在透過Straumann的創新技術,健康的患者最快3至4週就能裝上假牙。這項進步主要歸功於SLActive表面處理技術,它能加速早期癒合,快速達到穩定狀態。
根據我的臨床經驗,這種技術組合不僅提高了即刻負重的可預測性,還減少了52%的補骨需求。對於前牙美觀區的患者來說,這確實是一大福音,能更快恢復美觀與咀嚼功能。
幾年前,一位在科技公司工作的台大財金學長張先生來診所諮詢植牙。他最擔心的是,在開會時暫時假牙會鬆動,以及舊的植牙系統發生植牙牙周病的問題。我建議他使用士卓曼植體系統後,後續治療的穩定性與骨頭狀況的恢復都非常理想,尤其在有牙周病病史的患者身上,士卓曼植體的表現確實相當優異。
看看張先生的牙周病治療與植牙案例:中度/重度牙周病治療,微創水雷射與牙周再生手術全過程

士卓曼植體的長期臨床實證
在我的植牙診所,常有患者問我:「醫師,這個植體真的可以用很久嗎?」讓我分享一項追蹤25年的大規模研究結果。
這項研究追蹤了187位患者的638顆植體,數據相當令人振奮:植體的五年累積存活率達97.6%,十年為96.5%,十五年仍有94.4%,即使到了二十五年,依然維持在89.7%的高水準。
相關文獻:
另一方面,在不同患者條件下,士卓曼植體依然展現穩定表現。
- 糖尿病患者:
上個月,一位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諮詢植牙。我很高興能跟他分享研究數據:在吸菸者和糖尿病患者群體中,五年追蹤的植體存活率竟然達到100%。植體周圍炎的發生率也相當低,十年追蹤僅有1.8%。
- 女性植牙報告:
研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:女性患者的植牙成功率明顯較高,風險比為0.57。不過,我必須特別提醒有嚴重牙周病史的患者要多加注意,因為他們的失敗風險較高(風險比8.56)。
- 減少補骨需求:
使用Roxolid材質的植體還能減少54.2%的補骨需求。這讓我想起上週一位擔心需要大量補骨的病患,這項數據讓她明顯放心不少。
最讓我驚喜的是,即使在骨質條件不理想的情況下,士卓曼植體依然表現優異。特別是在上顎竇開窗植骨的病例中,植體留存率達到100%。這些臨床數據不只是冰冷的數字,而是實實在在印證了士卓曼植體系統的可靠性。
士卓曼數位化植牙規劃系統的臨床應用
在我多年的植牙經驗中,士卓曼的數位規劃系統為我的手術帶來重大突破。就像開車要有GPS導航一樣,這套系統讓我能精準掌握每個手術細節。

一、3D導航帶來的臨床優勢
記得有一位患者因為下顎神經位置特殊,其他醫師都不敢接手。使用3D導航系統後,我清楚看到:
- 神經和血管的精確走向
- 骨頭密度分布
- 最佳植入角度
這套系統將精確度提升至傳統方式的11倍,讓我能更有信心地完成困難案例。
二、即時導航確保手術安全
我曾治療一位80歲長者,因為關節問題無法張大嘴巴。透過180度超廣域即時導航,我得以:
- 精確避開重要神經
- 控制植入角度
- 即時調整手術路徑
這種即時監控讓我能隨時掌握手術狀況,大幅提升了治療的安全性和可預測性。
三、完整的術後追蹤方案
數位化系統最讓我驚喜的是術後追蹤功能。從掃描到手術規劃,再到術後追蹤,整個流程變得更有系統性。我建議植牙患者進行「數位治療計劃」,因為這能幫助:
- 更精準地評估治療進展
- 及早發現潛在問題
- 制定個人化的維護計畫
就像我常對患者說的,好的植牙不只是手術本身,更重要的是術前的縝密規劃和術後的持續追蹤。士卓曼的數位系統,正是幫助我們達成這個目標的得力助手。
了解更多數位植牙的實際治療案例:牙橋脫落更換植牙,使用數位植牙導板更精準舒適
士卓曼全球售後支援網絡的臨床價值
作為植牙專科醫師,我深知優質的售後服務對植牙長期成功的重要性。士卓曼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建立的專業服務網絡,讓我能為患者提供最完善的長期照護保障。
【原廠品質保證系統】
就像我常對患者說的,植牙就像種下一顆健康的牙根,需要終身的照護。士卓曼的品質保證特別令我印象深刻:
- 每顆植體都有專屬的原廠認證碼
- 配備完整的植牙護照追蹤系統
- 十年成功率高達99.7%
我在臨床實踐中特別重視這些品質保證,因為它們直接關係到患者的長期口腔健康。
【跨國維護的實際案例】
記得去年有位在美國工作的患者回診,他的植體鎖螺絲需要更換。因為使用的是士卓曼系統,我很快就能取得原廠零件進行維修。這讓我想起另一位病人,因為使用了非知名品牌,最後不得不重新植牙。
士卓曼的全球維護網絡帶來的優勢:
- 隨時可取得原廠零件
- 全球標準化的維修流程
- 完整的技術支援培訓
我經常參加士卓曼的進修課程,每次都能學習到最新的臨床技術。這種持續的專業培訓,讓手術失敗率降到3%以下。
就像我常提醒患者的,優質的植牙系統需要定期專業維護,就如同保養精密的瑞士手錶。有了士卓曼的全球售後網絡,患者無論在世界何處,都能獲得一致的專業照護。
士卓曼植體的投資價值
我常對患者說,選擇植體就像選擇一輛汽車,不能只看購買價格,更要考慮使用壽命和維護成本。作為植牙專科醫師,我見過太多因為貪圖便宜而需要重新植牙的案例。
士卓曼植體的價格確實比一般植體高出不少。Roxolid鈦鋯合金的成本就比傳統純鈦高35%。但從我的臨床經驗來看,這個投資非常值得。主要成本來自:
- Roxolid合金和SLActive表面處理的專利技術
- TorcFit精密連接系統
- coDiagnostiX數位規劃平台
- 全球售後服務網絡
記得有位患者當初因為價格考慮猶豫不決。我跟他分享了一個觀點:「便宜的植體可能需要更多的補骨手術,最後反而花費更多。」
使用士卓曼系統的實際優勢:
- 減少54.2%的補骨需求,降低額外手術支出
- 十年存活率96.5%,避免重複治療費用
- 二十五年後仍保持89.7%的穩定性
我必須坦白說,士卓曼植體的初期投資確實不小。但就像種樹一樣,好的根基能帶來數十年的穩定生長。配合定期維護,這個投資能為患者帶來終身的口腔健康。
植牙專家臨床心得分享:為何推薦Straumann士卓曼植體?
作為植牙專科醫師,我見證過許多植體品牌的興衰。記得十年前,有位患者因為價格考量選擇了較便宜的植體,三年後不得不重新植牙。這讓我更堅定了推薦使用士卓曼植體的決心。
就像種樹選擇好的種苗一樣,選對植體,是植牙成功的關鍵。
我必須坦白說,植牙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治療。但透過士卓曼的數位規劃系統,我能將手術精確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準。每當看到患者術後露出滿意的笑容,都讓我更確信,選擇士卓曼是正確的決定。
如果您正在考慮植牙,歡迎預約諮詢。記住,選擇植體不是選擇一顆牙,而是選擇未來二、三十年的口腔健康品質,也關乎植牙耐用度和可靠性。
Straumann士卓曼植體:高成功率與全球保障,是值得信賴的植牙品牌
作為一位專注植牙治療多年的醫師,我親眼見證了士卓曼植體系統如何重新定義了植牙品質的標準。就像精密手錶需要每一個零件都完美運作,士卓曼植體97~98%的存活率,正是其精湛工藝的最好證明。
從日常臨床實務中,我深刻體會到SLActive®活性親水表面處理技術、Roxolid®專利鈦鋯合金,以及TorcFit™精密連接設計的重要性。每項創新都像是一塊完美嵌合的拼圖,共同構築出最可靠的植牙系統。
上週,一位20年前接受士卓曼植牙的老病患回診。看到他的植體依然穩固,讓我想起那個令人振奮的數據:即使在第二十五年,植體仍保持著89.7%的高存活率。這不只是數字,而是實實在在的品質保證。
最讓我安心的是,士卓曼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建立的完善售後網絡。記得有位準備移民的患者原本很擔心後續維護問題,得知這個訊息後才放下心來。這種全球化的專業支援,確實為患者提供了最穩固的植牙保障。
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,我可以肯定地說,士卓曼植體系統不只代表了當前植牙技術的最高水準,更為患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保證。就像選擇值得信賴的夥伴,選對植牙系統同樣重要。
想了解更多植牙品牌資訊嗎?可以參考我先前整理的「2025年五大植體品牌選擇關鍵」,比較Nobel Biocare、Straumann、Astra Tech、Osstem、BioHorizons五大知名植牙品牌的優勢和特點。
參考資料:
- Indriksone I, Vitols P, Avkstols V, et al. Quality of life, patient preferences, and implant survival and success of tapered implant-retained mandibular overdentures as a function of the attachment system. J Periodontal Implant Sci. 2023;53(3):194-206. doi:10.5051/jpis.2105840292
- Filippi A, Higginbottom FL, Lambrecht T, et al. A prospective noninterventional study to document implant success and survival of the Straumann Bone Level SLActive dental implant in daily dental practice. Quintessence Int. 2013;44(7):499-512. doi:10.3290/j.qi.a29611
- Buser D, Janner SF, Wittneben JG, Brägger U, Ramseier CA, Salvi GE. 10-year survival and success rates of 511 titanium implants with a sandblasted and acid-etched surface: a retrospective study in 303 partially edentulous patients. Clin Implant Dent Relat Res. 2012;14(6):839-851. doi:10.1111/j.1708-8208.2012.00456.x
- El Kholy K, Buser D, Wittneben JG, Bosshardt DD, Van Dyke TE, Kowolik MJ. Investigating the Response of Human Neutrophils to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Micro-Rough Titanium Surfaces. Materials (Basel). 2020;13(15):3421. Published 2020 Aug 3. doi:10.3390/ma13153421
- Medvedev AE, Molotnikov A, Lapovok R, et al.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-15Zr alloy used as dental implant material. J Mech Behav Biomed Mater. 2016;62:384-398. doi:10.1016/j.jmbbm.2016.05.008
- Nizampuram V, Rajasekar A. In Vitro Evaluation of Bacterial Adhesion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Enterococcus faecalis on Sand-Blasted, Acid-Etched, and Anodized Titanium Dental Implants. J Long Term Eff Med Implants. 2025;35(1):45-49. doi:10.1615/JLongTermEffMedImplants.2024050057
- Badran Z, Struillou X, Strube N, et al.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Narrow-Diameter Titanium-Zirconium Implants: A Systematic Review. Implant Dent. 2017;26(2):316-323. doi:10.1097/ID.0000000000000557
- Altuna P, Lucas-Taulé E, Gargallo-Albiol J, Figueras-Álvarez O, Hernández-Alfaro F, Nart J. Clinical evidence on titanium-zirconium dental implant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. 2016;45(7):842-850. doi:10.1016/j.ijom.2016.01.004
- Wennerberg A, Svanborg LM, Berner S, Andersson M. Spontaneously formed nanostructures on titanium surfaces. Clin Oral Implants Res. 2013;24(2):203-209. doi:10.1111/j.1600-0501.2012.02429.x
- Rupp F, Scheideler L, Olshanska N, de Wild M, Wieland M, Geis-Gerstorfer J. Enhancing surface free energy and hydrophilicity through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microstructured titanium implant surfaces. J Biomed Mater Res A. 2006;76(2):323-334. doi:10.1002/jbm.a.30518